2023年6月25日,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组部、人社部“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”左卫民教授做客山东大学数据科学论坛,作了题为“中国计算法学的未来:审思与前瞻”的讲座报告。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副校长、法学院(威海)党委书记肖金明教授主持,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、法学院(威海)院长周长军教授,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芳教授为报告与谈人。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、法学院(威海)部分博士研究生、硕士研究生、计算法学本科实验班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左卫民教授从计算法学的兴起谈起,围绕立法与司法,列举域内外立法、司法的数字化传递方式,指出法律无法脱离数字化表示,法律计算是可行的。接着左卫民教授与在场师生互动,针对何为计算法学展开热烈讨论。左卫民教授认为,计算法学是传统实证研究的最新表达,是升级版的法律实证研究。1.0版本的法律实证研究是一种以数据分析为中心的经验性法学研究,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刑法与诉讼法领域,通常使用描述性的统计学方法。随着统计学方法的进一步引入,非描述性统计方法开始用于相关关系甚或因果关系的推断。左卫民教授介绍了因果推论的六种常用方法:实验、断点回归、双重差分、工具变量、配对、事件研究法,并采用多个研究案例对上述方法的应用展开细致讲解。其次,左卫民教授指出,计算法学是法律实证研究的2.0版本,利用机器学习可以推动实证研究进一步科学化。目前决策树、随机森林、梯度提升算法等在计算法学研究中应用,机器学习的法律计算具备相当的实际应用价值。
最后,左卫民教授总结道,计算法学与法律实证研究都属于法律的计算方法,可能的差异之处是计算法学更突出在大量散乱分布的法律数据中,发现其相关性与关联度,从而描述出司法实践或法律事件的发展或运行规律。左卫民教授还强调,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机器学习对法律的计算并非一种“全方位、无死角”的计算,使用机器学习的法律计算既有其积极效果,也还有其法律计算的不足与局限。
在与谈环节,周长军教授、王芳教授就计算法学相关问题展开讨论。在提问环节,在场学生积极提问,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。
本次学术报告由山东大学威海校区、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、山东系统与计算法学研究中心组织。